我国县城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用数据说话

【深度】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揭示:大城市暴增?县城凋敝?各级城市和乡村的未来

5月中上旬,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全国数据:14.11亿人,比十年前“六普“增加了7205万人。

同历届人口普查做对比,1990-2000年,我国人口增加数为13215万,2000-2010年,增加数为7390万。

这十年,即使有了“二胎“政策的加持,释放了“累积生育意愿”,人口增长数量仍然没有超过上一个十年。

这意味着很快,中国人口的拐点就将到来。华夏大地上,可能再也不会迎来第15亿个常住居民,我们即将见证人口曲线的历史顶峰。

在5月之后的几个月里,各省级、地市级的数据也陆续出炉,部分区县级统计局也发布了分乡镇、街道的人口统计数据。至此,我国最新的人口形势已基本明晰。

从人口形势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分层的中国。

1.乡村

先看一组数据:

1990年,我国城镇人口2.97亿,城镇化率26.2%;

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4.56亿,城镇化率36.1%;

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6.66亿,城镇化率49.7%;

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9.02亿,城镇化率63.9%。

曾经,我国是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全国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乡村,日常生活就是在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一批又一批农业劳动力来到了城市,填补产业工人的缺口,并逐渐在城市立足扎根。

从2011年城镇化率正式超过50%开始,中国的人口重心就转移到了城镇,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乡村社会逐渐解体。

在大尺度的时间上看,历史的车轮一直在向前滚动,城镇化的进程要一直持续到它完成为止。

虽然目前我国还有5.1亿的乡村人口,但在今天的年轻人当中,回村种田或是创业,在比例上是少数,是会被当成“新闻”的。这5.1亿人,大部分是留守的中老年人和儿童。

当儿童长大,当老人故去,形势正如前些年许多文章的标题所写:“消失的农村”。

我国县城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用数据说话

几十年后,乡村会保留多少人口?或者问题是,乡村应该保留多少人口?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均贫富,是拉平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乡村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地区,2020年,我国的三次产业占比为7.7:37.8:54.5。

宏观上我们虽然在调整产业结构,但是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人们生存所需各类食物的产量,始终是立国之本。14亿人的口粮,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向外国进口上。

所以,第一产业的比例,是有一个下限的。而近年来,我国的第一产业占比稳定在7%-8%左右。

财富是生产得来的,那么,要想使乡村居民收入达到全国的平均线,乡村人口应该与产值相匹配,维持同样的占比。这样,在即使忽略掉国家对乡村无偿投入的条件下,农民也能挣到和城市中一样的收入。

考虑到农业税的免除,各类产业税收程度的不同,以及乡村也会有少量的二、三产,可以粗略性地把对乡村人口占比的要求翻个倍:15%以下。

也就是说,城镇化率的最终目标,至少是85%。假如到时中国的总人口是10亿,那么将有8.5亿在城镇,1.5亿在乡村。

有人会问,种地真能种出来跟城里上班一样的收入吗?

现在肯定不能。但是乡村发展的目标,是研发、引入新的技术,农民不再是传统的小农,而是科技化的专业农民,农业也将是大农场化、机械化、精细化,充分利用工业技术的高效率现代农业。

以前的问题是,如果新农业大规模推广,一个农民干了原来五个农民的活,另外四个干什么去?

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个问题将不复存在。因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另外四个农民早就进城从事其他行业了。农村将要面临的是人手不足,而不是农民失业。

举个例子,黑龙江因为开发较晚,地广人稀,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归属农垦系统管理(现改制成北大荒集团)。农垦系统户均耕地百亩以上,这为机械化大规模种植提供了条件。

虽然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农垦系统的科技水平也称不上特别先进,但在2019年,黑龙江农垦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85元,介于黑龙江城镇(30945元)和普通农村(14982元)之间,甚至高于江苏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75元)。

如今在普通的农村,即使是传统平原地区,阻碍耕作集约化的因素依然不少。如大量的田埂将土地分隔成无数小块,种植方式和农艺的复杂多样等等。

但是,环境的变化会催生变革。这些现在看起来困难重重的制约因素,终会在技术上被一个一个清除。因为,当留守的中老年人故去,真就没那么多人种地了。而粮食,总归不能大量减产,这是为国运托底的红线。

2.县镇

第七次人口普查最明显的结果,貌似是县域人口的减少。但是,这里面存在猫腻。

首先需要分清楚的是,县和县城是两码事。一个县由县城、建制镇的镇区、乡村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是算作城镇体系的,从生产性质、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县城其实是小一点的城市。

许多人日常会说,“我们县城有100万人”、“我们县城有150万人”。他们其实指的是整个县的城镇加农村全部人口。因为在我国,城区人口能达到50万的县城(县级市除外),屈指可数。

目前来看,县域人口的减少,主要还是因为县下属乡村人口的流失。这其实是上一节“乡村”讨论的内容。而大部分县城本身,仍能保持原有的规模。

如果去查找每个县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县相比十年前,城镇人口都是增加的,只不过乡村人口减少的更多,一减一加,才导致整个县人口算起来是减少的。

我国县城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用数据说话

举例说明,上图是安徽省安庆市下属各县(县级市)十年间城乡人口数量变化的对比。相比十年前,该市总人口减少了30万。但是从图中不难发现规律:安庆各县总人口都是下降的,但是各县城镇人口基本都是上升的。

这很正常,流失的农村人口并不会全都背井离乡,有很多人就近来到了本县的县城。在这里,既能享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便利,又不至于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太远。

所以,县城没有凋敝

但是,这些人来县城以什么为生呢?县城有那么多工作机会吗?不是很多人从学校毕业之后,就离开县城,再也不回来了吗?

这与县城的产业有关。维系人口,县城自身必须要有造血能力。

农业地区许多城镇的诞生,最初就是因为其交通地位,周边农民在此交换物资,形成固定集市。慢慢地,集市上出现了各行各业的人,就近从事农具和其他日用品的生产。城镇的兴旺程度与多种因素相关,生产能力是重要的一环。

对于现代的企业来说,留在大城市群里,固然会享受配套完整、物流方便的优势,但毕竟大都市里寸土寸金,并不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一定要削尖脑袋往里硬塞。来到有政策扶持的一些条件好的县城,其实是可以考虑的。

这时,就会凸显交通设施和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县城要做到所谓“七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通热力、通燃气、平场地。为进一步的招商引资打好基础。

一些人认为,县里通了高速、高铁,交通条件太好,离大城市太近,会加速人口流失,因为人们去大城市打工更方便了。

这固然没错,人口普查数据也确实反映了有这种趋势。但放长远来看,你的交通条件好,外边的企业才会进来,县城自身才有造血能力,才会真正抓牢一部分人口。别人不可能会到一个干啥都不方便的地方投资。

受规模所限,县城不太可能发展特别大型的产业集群。但是,同样是因为规模小,只要能抓住一个细分产业,做优做强,县城就能过得很滋润。

不过这也意味着,除一些通用性质的职业,如医生、教师、服务业等之外,县城里较好的就业机会,是看行业的。

每个人从事的专业不同,能否在家乡县城找到心仪的工作,就要看该县具体发展哪一个细分产业。如果不对口,也只能离开家乡去别的地方发展。

县城就那么几种类型的企业,肯定大部分专业都是不对口的,所以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来说,大部分都只能远走高飞。但这与县城人口维持稳定并不矛盾,因为在对口的行业上,县城还能吸引一些外来人口。

我国目前有近2000个县,这么多县城有大有小,他们最终的命运,自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当农村人口基本转移完毕,就是见真章的时候了。一些县城可能真就衰落下去,沦为普通乡镇。

我国县城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用数据说话

(上图为山西临汾的四个微型县城,建成区面积都不到2平方公里。这些县城属于竞争力比较弱的一批,未来地位可能不保。)

在2020年领导人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文章中也提到: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在重点发展之外的县城,也不是说就没有未来。最根本的,还是要看自身能提供多少就业,集聚多少人口。

所以,对于我国广大的县城,结论是:大多数仍会维持现有人气,小部分可能有更大发展,一些交通不便、产业稀薄的会掉队。

对于县城下边的建制镇,实际情况也是有强有弱。一些特大镇从人口规模、建设水平上不输县城,这些特大镇与县城有着同样的发展逻辑。一些较小的镇,本身也没什么人口,好一点的做做周边农村的配套、有几家农产品加工厂;差一点的变成普通村庄。

当农村人口逐渐萎缩之后,县城和各中小城镇就成为了分布在国土上的一个个基点,以网结面,体现着对土地资源的基层掌控。尤其是在边境地区,还有展示存在的据点功能。这也是他们不会完全凋敝的重要意义之一。

3.地市

在我国的网络上,地级市是属于关注度不高的那批。

许多人谈及今后发展,要么北上广深怎样怎样、二线城市怎样怎样,要么直接回老家县城怎样怎样。仿佛没有了中间选项。

这其实也是因为,现在的80、90和00后从小在地级市区长大的比例不多。200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6%,1990年只有26%,这里面还要被县镇、一二线城市分走大部分。而且又因为城市严格的计划生育,在普通地市的城区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占比很低。

许多在县里长大的孩子,中学在县城中学上,之后通过高考直接考到了外地。他们对自身所在的地级市区认知较少,不了解情况,熟人关系网也不在市里,认同感不强。他们离开家乡以后,自然又会被更发达的大城市吸引,目光都锁在了一二线城市。

而一二线城市长大的人,眼界放得更开,一般更不会去关注不如自己的城市。普通地级市就这样丧失了存在感。

但是,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普通地市这一层级是什么样的。

地级市是我国城镇体系的中间一环,往上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一二线大城市,往下是广布成网的县域。

在过去的体系中,处于中间层级的是县城。而在未来,因为最下层农村的减少,各县城、建制镇下沉成为基层,“承上启下”这一中间角色就向上转为各地级市承担。

从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地级市的发展如何呢?

我国县城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用数据说话

上表是山西省各地级市市辖区的五普、六普、七普人口。山西全省2010年常住人口为3571万,2020年为3492万,是全国六个人口减少的省份之一。

但是,从表中可以看出,十年来,山西省所有地级市市区的常住人口都是增加的。人口减少的省份尚且如此,那些人口增加的省份自然增加得更多。

一个地方的新增人口不外乎两个因素:1.本地土著自己生;2.外来人口流入(本市下属县域或者外市)。对于地级市市区来说,由于计划生育的落实比较彻底,所以本地土著出生率不高,人口增长主要靠的是对县域的吸引。

如果查看各市市区地图,就会发现几十年来,很多城市的建成区都扩张了数倍。新盖的房子,一部分满足本地人住房的改善需求,另一部分就容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虽然在网络上的关注度不高,但确实有大量人口实打实地来到了普通地级市开始新的生活。

如今,在普通地级市市区生活的人口比例,相比以前已大大增加了。地级市的体量,已经能够担起“承上启下”这一重要角色。

虽然地级市市区人口仍在保持增长,但很快,随着我国整体人口到顶,城镇化率达到70%-80%,地级市的人口也会转入稳定期。未来命运如何,就要看经济了。

相比体量较小的县城,地级市的优势是,其规模足够发展几套完整的产业链。如今,基本每个市都有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或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的企业性质,就代表着该市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从历史来看,地级市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老工业城市,以河南省举例,有平顶山、焦作、安阳、鹤壁等。他们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设市较早。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升级传统优势产业(或是转型),并拓展新兴产业。

另一类是地区改市,如周口、商丘、驻马店、南阳、信阳等。他们设市较晚,但原本辖域内农业人口众多,能充分享受城镇化率的红利。这些地区面临的问题也是如何布局产业,抓住本市原来的农村人口,并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流。

所以,这两类地级市未来的发展因素是殊途同归的:抓产业,抓就业。有了产业就会有税收,有了税收,城市在居住环境、人文体验等所谓“软实力”方面的投入才会游刃有余。

对于人们日常关心的教育、医疗、娱乐等,其实地级市都基本能满足正常的需求。她说大不大,够不上建地铁的标准;说小也不小,有三甲医院,几个升学率不错的高中,还有一两个成熟的大商圈。

在地级市买车,不用摇牌;不想开车,有深入各个角落的完善的公交系统;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虽没那么多,但至少每种有一个;市中心的商业区,人潮涌动;也会在某个商场的某一层里,排布着能叫得出的高端品牌。

相比居住成本高昂的大城市,地级市的性价比真的很高。如果您在大城市“卷”累了,又觉得县城生活乏味,那么,来地级市吧!

4.都会

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顶层。最先进的科技、最有可能性的机会、最前沿的治理手段,都云集于此。

北京、上海的人口规模受到了严格调控,相比十年前,仅增长了12%和8%。高昂的房价,严格的落户条件加大了人们定居于此的难度。

但是,谁都不会怀疑京沪对人口的吸引力,如果不设限制,放任城市野蛮膨胀,“大城市病”将会比现在更加剧烈,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不堪重负。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对一线城市的准入限制会一直持续下去。未来的人口总量将会保持稳定。之前落户比较宽松的深圳,在七普人口公布之后也立刻收紧了落户政策。要知道目前的背景是,除了一线城市,全国基本上都在放宽落户条件。

于是,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二线城市,也就是各省会和省内其他核心城市。数据也表明,毫无疑问,二线城市是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的最大赢家。

我国县城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用数据说话

上表是全国各省会的“七普”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省会人口都出现了暴增。十年间,人口增幅达三成、四成的省会比比皆是。其中,四川省会成都的全市人口达到2000万级别,在重庆、上海、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四。

相比京沪的严格控制,各二线城市生怕在抢人大战中掉队。趁着规模还没有达到需要严控的程度,纷纷开出各种手段,如向前来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发放各种名目的补贴等等。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有人口,才会聚集财富,城市的资产才会有价值。

近些年,一些地区提出了“强省会”战略,即增强省会的首位度,集中省内资源发展省会,打造成本省的对外名片。各省会GDP占全省的比重都有提高倾向,省会的人均GDP也都要比全省高出许多。

先不论“强省会”战略对全省会造成什么影响,至少对省会本身是个大利好。各市都趁此机会补强短板,缺高校的引进高校,城建差的大建新区,产业瘸腿的发展产业。

在各二线城市的经济规划中,都会有一个“X+X+X”的产业体系规划。第一个“X”代表将本市原有的“X”个传统产业继续做强;第二个“X”代表本市重点投入的“X”个新兴产业;第三个“X”代表发展好各类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运转的润滑剂。

举个例子,云南省会昆明就规划打造若干类千亿产业。这其中有传统的化工、冶金、食品(第一个X);也有新兴的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数字经济(第二个X);还有文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第三个X)。

“X”的具体数值,一般可在3以上不等。这代表着,各二线城市会有多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他们有的是技术落后的老产业,有的是投入大产出小的不成熟产业。在这些行业就业的人,收入可能不太理想。

但是在众多产业中,尤其是GDP较高的城市,总会有部分成规模、有利润的产业脱颖而出,作为该城市的经济支柱之一。在这类行业就业,可能就会拿到相比一线城市同职位差不多的工资。

所以,普通人一个可行的策略是:根据自己从事的工作,寻找在本行业占优势的二线城市定居。这样,相比留在一线城市,降低生活成本的同时,收入并没有少太多。

人们向大城市聚集,不外乎是看中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有的人擅长存钱,在大城市能够赚到比小城市多得多的工资,更快地积累财产。年长之后回到家乡,后半生的生活更加自由。有的人注重享受当下,二线城市也比小城市更能满足需求。

甚至相比一线城市,在一般家庭够得着的档次,二线城市的生活体验并不会差多少。毕竟发展这么多年了,购物、娱乐等各式各样的需求,只要不是太高端,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目前,我国27个省会人口合计2.3亿,占到全国的16%。即每6个人中就有1个在省会生活(也有少数几个省会算不上二线城市,但他们人口也不多)。若加上宁波、厦门、青岛等省内其他核心城市,占比更多。

而人口向这类大城市聚集的趋势,仍在进行当中。部分二线城市的人口规模,也即将达到满足宜居条件的上限。对于这些城市,同样需要防范“大城市病”。

比如郑州的连片建成区,从最东端的中牟到最西端的上街,绵延70公里。这个距离比北京东六环到西六环还多20公里,相当于从上海浦东机场到江苏昆山花桥(当然郑州的城区面积还是远不及京沪)。

一些二线城市已显臃肿,但还有一些城市仍有继续增加人口的潜力。随着人口继续转移,最终,生活在我国二三十个大型城市的人口,能达到全国的30%。

对于全国来说,这其实相当于复制了二三十个稍差一点的“北上广深”。整体上,增加了优势经济在国土上的广度,让先进的产业集群和生活方式在东、中、西部遍地开花,有利于区域差距的缩小。

总之,我国城镇体系的各个层级,未来的路都不尽相同。乡村、小镇、县城、地市、大都会,每个层级都会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经济运转。各层级的人口比例相比现在虽有变化,但都会有人留在那里,开拓自己的事业。

北上广是中国,王家庄、李家村也是中国。只有在各层级上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网络讯息

我国南北差距和东西差距怎么样

2022-5-1 13:14:04

网络讯息

2020年全国七大区GDP、常住人口、人均GDP数据

2022-5-1 13:16:2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