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词来自哪里(太平歌词是什么意思)

近几年太平歌词忽然成了曲艺界的香饽饽,很多听相声的人言必称太平歌词,似乎这玩意儿成了鉴定你是否会说传统相声的标准。不过大多数人对于太平歌词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笔者这次就太平歌词的前世今生好好聊一聊。

一.兴起

1、曲调

太平歌词到底起源于哪儿,有远中近三种说法。

最远的说法,起源于我国传统宗教里的道情,也就是宗教用来劝人行善的劝善歌。道情的历史最早可以推到唐宋时期。但这个说法太宽泛,因为很多小曲小调的起源都可以说成是道情。

中间的,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岔曲。这个说法相对就比较近了,岔曲最早是满族旗人喜欢唱的小调,说太平歌词起源于岔曲相对靠谱。但流传于京津地区的很多小调论起源也都来自岔曲。

近的,那就是起源于莲花落。这一下子就把太平歌词的历史推进到一百多年前。笔者认为这个起源就比较让人信服了。

2、名字

而具体将太平歌词这个名字定下来也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还真和莲花落有关。

第一个版本是慈禧在宫中听了莲花落艺人赵星恒的演唱之后大喜,她说赵星恒唱的是文武忠勇孝贤良,颂扬的是国泰民安,特赐名为太平歌词。

另一个版本则比较宽泛,那就是清政府把一切歌唱国泰民安的小曲都叫做太平歌词。

不管哪种说法吧,太平歌词似乎是清朝末年的一种主旋律音乐。

3、玉子板

太平歌词演唱用来伴奏的玉子板的由来也有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都和马三立的外祖父恩绪(恩培)有关。

据说恩绪被召入宫中给慈溪演唱,他随身带着的伴奏工具是霸王鞭,李莲英认为霸王鞭有武器之嫌不让带。恩绪只能拍着大腿唱曲儿,慈溪不解遂问,了解情况之后让李莲英去后院找个替代的东西。

版本在这里分开了,第一种说法是李莲英拿了两根竹竿来当伴奏。第二种说法是李总管拿了两块竹板。不管怎么说,这是御赐的,以后伴奏工具就叫御赐,时间长了就改叫玉子了。

笔者认为还是拿竹竿比较靠谱,李总管哪有闲工夫现场做一副板子啊。

二、发轫

太平歌词出现之后依然处于一种不受重视的状态,一般都是相声演员画锅和圆粘儿的时候唱一唱,或者是白沙撒字的时候结合着字唱一唱。比如传统的《字像》就是配合太平歌词一边唱一边撒的。因为这个调儿和歌词很简单,远远比不上鼓曲,用行话说就是不够一卖的,自然没有得到重视。

真正让太平歌词火起来的是三个人,汪兆麟,吉坪三和吉文贞。这三个人尤其是前两位都算相声演员,但让他们名声大噪的并不是说相声,而是唱太平歌词。他们也是最早把太平歌词单独拿出来卖艺的艺人。

汪兆麟不光是唱,他将太平歌词的曲调进行了创新,每四句一个反复,字字上韵,唱起来婉转动听。而且汪兆麟还创作了很多新词,比如歌颂秋瑾的《女士英豪》等。

而吉坪三和他女儿吉文贞则主要是唱,尤其是吉文贞,她14岁就靠演唱太平歌词在南京上海等地走红,得艺名荷花女,后来还收徒弟小荷花。

三、高峰

在汪兆麟吉家父女的带动下,北京天津也有很多相声演员开始钻研演唱太平歌词,这中间比较出名的有常宝堃的父亲常连安和侯宝林等人,他们俩都是唱戏出身,嗓子好,唱起来更是圆润嘹亮韵味浓郁。其他比较出名的还有张杰尧秦佩贤袁佩楼马寿岩等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津的杨少奎,他是第一个将太平歌词带进相声茶社的相声人艺人。

汪兆麟和吉文贞录制了大量唱片,可惜的是如今传世的只有三张,分别有汪兆麟的《小上寿》《劝人方》《韩信算卦》,荷花女的代表作《饽饽阵》。

四、没落

当时间进入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太平歌词逐渐走入了没落。一般观点认为还是太平歌词先天不足造成的,曲调简单,作品稀少,不够一卖,在竞争中肯定不敌京韵大鼓这些对手。

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四十年代的曲艺重镇天津还有北京出现一种反串热,这种乱七八糟寻求新鲜劲儿的表演形式压制了很多传统节目。比如这个时期的侯宝林就去演了话剧,有时候也跟着演反串戏。马三立虽然不愿意演,但是迫于生计也在很多反串戏中出演恶婆婆或者媒婆之类。反串戏的流行连传统相声都压制了,更别说不够一卖的太平歌词了。

解放后,相声表演几乎全进了剧场。白沙撒字的表演形式几乎绝迹,圆粘儿也不用了,观众直接买票进场就可以观看。太平歌词除了在个别段子里有应用之外几乎没有了演出价值。甚至很多曲子比如《姐夫戏小姨》这些糟粕也让太平歌词沦为俗调的代名词之一。

虽然五十年代仍有一些新曲目出现比如《刘老汉过年》和《刘胡兰》等,但已经难以改变太平歌词没落的现象。

马三立和赵佩茹在一个段子中的对话则能说明太平歌词在相声演员心目中的地位,马三立说太平歌词太俗了,俗透了。赵佩茹同意: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到上世纪60年代,太平歌词几乎绝迹。不过虽然表演绝迹,会唱的人还在,擅长表演太平歌词的杨少奎和王本林将大部分太平歌词保留了下来。

五、重生

从60年代开始,有三十年的时间相声界几乎没人再提起太平歌词。

1999年,天津众友相声团团庆日,佟守本登台演唱了太平歌词《秦琼观阵》,没想到在现场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太平歌词重见天日。

在此后,每当佟守本登台表演的时候总有观众点唱,而杨少奎的得意门生刘文步则将老师的大部分曲目继承了下来。虽然刘文步的嗓子不好,但他的太平歌词婉转挂味儿,尤其是鼻音的运用乃是太平歌词最原汁原味的样子。

受到鼓励的佟守本再接再厉,在天津相关部门和老艺人的帮助下,他搜集了104段太平歌词唱词编纂成册,这就是《中华太平歌词珍本》。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歌词传承人授予了佟守本和刘文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歌词传承人则授予了王本林的儿子王双福。

至此,太平歌词重新回到了相声表演的舞台。

大家也终于听到了那庄公闲游出趟城西,看见了人家骑马我就骑着驴……

网络讯息

华为哪个手机最好(华为建议买的手机排行)

2022-11-30 15:16:13

网络讯息

公章的标准尺寸是多少?(公章的尺寸一般是多少)

2022-11-30 15:18:5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